涨姿势: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白酒?

大酒商网|2016-06-24 18:26:00


    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酒精与健康状况报告》显示,中国的酒类消费中,烈性酒占酒精消费的69%,而即便以酒风彪悍闻名于世的俄罗斯和乌克兰,其烈性酒占酒精的总消耗分别51%和48%,这大大低于中国烈酒消费的占比。



    需要指出的是,其他烈酒诸如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等等,虽然同为烈酒,但是我们的喝法与其他烈酒却有不同。七大烈酒中,另外六种烈酒,常见的喝法大多会勾兑水、果汁、苏打水、可乐等等,而我们的白酒则不兑任何稀释酒精度的混合物。而且,全球很少国家像中国人一样用烈性酒来配餐。

    由此,不难看出,中国人是爱喝烈酒的民族,而白酒在烈酒的消费占比中又居于主导地位。那么问题来了,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喝白酒呢?

    崇尚白酒 历史的选择

    其实,国人爱喝白酒,这是我国历史的选择。我国古代,其日常的饮品是酒和茶水,所谓迎客以茶送别以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古代关于酒水品类的选择也过于单一,古人的“酒”虽然不单指白酒,还包含黄酒、米酒等,但黄酒、米酒等因受生活习惯、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其影响力较之白酒实则过小,这渐趋铸就了白酒在古人心中的崇高地位,也成为古人不可或缺的日常饮品。

    事实上,建国初,这种情况也没有避免,当时国内经济低迷,国际环境紧张,诸如啤机、葡萄酒等还是稀缺之物,而白酒就成为当时的首选,更因为当时粮食短缺,催生了液态法白酒,虽然液态法白酒的口感较之固态法白酒有所欠缺,但依旧难掩国人对于白酒的喜爱。

    社会发展至今,国内酒水品类繁多,除了白酒,还有啤酒、葡萄酒、果酒、预调酒等等,那国人为何还是偏爱白酒呢?原来白酒仅仅解决了人们生理需求的问题,还解决了精神需求的问题。

    精神诉求 文化的传承

    国人崇尚白酒,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文化的传承。白酒是中国特有的产物,其古代有烧酒、烧刀子等名称,建国后方将“白酒”这一称谓统一的确定下来,而对于酒的始祖如今也是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是杜康,有人认为大禹时期的仪狄,甚至也有上古时期猿猴酿酒的说辞等。足见我国白酒酿造历史的源远流长。

    而有关白酒的史书记载,基本上与我国数千年的文明轨迹是一脉相承并且同步进行的,这源于我们对白酒的诉求,其精神层面大于它的物质层面。对我们而言,意气风发时,把酒言欢,失意郁闷时,借酒浇愁。美酒入肚,或放浪形骸或缠绵悱恻,却都在推杯换盏之间予以抒发。正所谓杯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所以,中国的文化,或者说酒文化,其或伤怀莫名或春风得意,通通满篇酒气,而正是对于白酒的这种精神追求也造就了国人对于白酒的崇尚。曹孟德是对酒当歌,李太白是举杯邀明月,辛弃疾是醉里挑灯看剑,唐伯虎是但愿老死花酒间。

    纵观我们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会演变,如若没有酒,我们的文化是归于白开水一般的无味,还是仿若涓涓细流一样的平淡,其结果当真不敢设想。我们有白酒,文化甚幸!



    人际交往 生活的润滑剂

    当前,白酒在人际交往中起到润滑剂的作用,而这也是国人崇尚白酒的另一个因素。

    “一人不喝酒,二人不赌博”。这是中国谚语早已点明白酒是典型的社交性消费。比如老友相逢,把盏叙旧;生意场上,觥筹助兴;无论饯行还是接风洗尘,没有酒就似乎欠缺了气氛,所谓无酒不成宴就是这个道理。而白酒在这些人际交往中也往往可以起到助推气氛高涨和进一步加深人际关系等。

    据某机构调查消费者消费白酒显示:社交场合应酬40%,助兴22%,习惯13%,消愁解闷5%,养生保健、御寒等20%。可以发现:养生保健、御寒等属于生理层面的需要,只占20%;习惯消费和消愁解闷主要属于个人消费,只占18%;社交场合消费和助兴占62%,这是典型的场合消费、社交性消费。由此不难看出,白酒在人际交往中的不可或缺。

    酿酒有讲究 喝酒不讲究

    当然,国人对于白酒的喜爱,除了历史的选择、文化的传承以及人际交往的诉求之外,还有就是对于口感的极致享受。白酒在经过贮存老熟后,其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饮用后给人以极大地满足和享受。

    随着社会的变迁,酿造技艺的娴熟和沉淀,目前白酒更是有着十二种香型,用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味蕾。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大酒商网”的所有文章,均为大酒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文章,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文章。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文章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酒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大酒商网)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文章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文章

网站也是有底线的